四川:协同推进2023年度248个共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******
中新网成都1月11日电 (记者 岳依桐)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1日在成都开幕。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(以下简称报告)时提出,四川将突出双核联动、双圈互动,协同推进2023年度248个共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,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乘势跃升。
报告称,川渝一家亲,一盘棋打造全国经济“第四极”,前所未有地提升了四川在全国大格局中的发展位势。
报告提出,过去五年,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。召开6次川渝党政联席会议,川渝联合出台政策文件100余个。重大功能平台加快建设,联合打造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、川渝高竹新区等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和20个产业示范合作园区。重大项目加快推进,160个共建重大项目全部开工,完成投资超过5600亿元。重大便民举措加快落实,联合实施43个便捷生活行动事项,推出311项“川渝通办”事项。重大支持政策加快转化,国务院批准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,国家批复实施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,双城经济圈成为全国第一个区域科技创新中心。成都“建圈强链”加快产业和城市提质升级,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实质推进,川南一体化发展成效明显,川东北振兴发展稳步提升。
报告提出,2023年,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,四川将继续务实推动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建设,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,扩大“川渝通办”政务服务事项和便捷生活行动举措。
报告提出,2023年将深入落实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。提升成都极核发展能级和辐射带动力,高标准建设天府新区、成都东部新区、成都高新区、西部(成都)科学城。启动实施都市圈建设成长期三年行动计划,规划建设天府大道科创走廊、成资协同开放走廊,推动市域(郊)铁路成资、成眉、成德线和都市圈外环铁路一期等重大项目建设。“一中心一方案”支持3个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,“一区一策”推动省级新区打造区域发展新增长极,支持重要节点城市大力发展城市经济。(完)
成都高新区面向全球招引高能级人才 科研经费支持高达1.75亿元****** 中新网成都1月5日电 (记者 王鹏)记者5日从成都高新区获悉,天府锦城实验室(前沿医学中心)当日正式面向全球英才发布首批“揭榜挂帅”和“团队赛马”项目需求榜单,项目资金支持高达1.75亿元。 天府锦城实验室(前沿医学中心)由成都高新区与四川大学等机构联合共建,围绕重大慢病(恶性肿瘤)等人类重大疾病,以临床价值为导向,攻克“卡脖子”技术,着力打通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之间的通道,建立全球领先的全生命周期药械创制体系,实现“0-1”的突破、“1-10”的转化和“10-N”的产业化。 记者了解到,成都高新区此次通过“揭榜挂帅”形式支持肿瘤多维分子精准诊疗产品研发、数字医疗、抗纤维化创新中药研发、新型抗体药物研发、心脑血管材料及器械新技术研发与突破等5个产业转化项目;通过“团队赛马”形式支持基于类器官和PDX模型的肿瘤精准药物筛选、GPCR小分子药物、溶瘤病毒药物技术研发、天然多肽药物研发、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的技术研发等5个科技研发项目。 在科研经费支持方面,“揭榜挂帅”型项目最高支持研究经费3000万元,经费实行包干制,拨付至揭榜团队新成立的项目公司,根据团队揭榜申请书相关指标体系,开展“里程碑”考核,经考核达标的,原则上按照30%、40%、30%分3年予以支持。“团队赛马”型项目最高支持研究经费500万元,分3年予以支持。项目资金支持共计达1.75亿元。 此外,成都高新区将配套成立专业服务运营公司和转化基金,为科研团队提供创业孵化、投融资支持、生活配套等全方位服务,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加速落地转化。 “此次实验室项目榜单发布是成都高新区面向全球新药创制、医疗器械和精准医学3个领域的顶尖科研人才发出的诚挚邀请。我们将领军人才作为‘建圈强链’的园区合伙人,采用‘项目+团队’双招双引模式,靶向延揽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。欢迎国内外知名高校、科研院所和企业团队积极申报、揭榜。”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。(完)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天天中彩票地图 |